- 传承和发展让历史文化成为城乡建设的灵魂
- “十四五”时期,全国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 让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乐业(民生视线)
-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新城建”让城市更美好(经济新方位)
- 山东出台施工图设计审查新规 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纳入审查范围
-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破解建筑业“技工荒”
- 明确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适用范围
-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不断提升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答记者问
- 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答记者问
- 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视频座谈会
为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创新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方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2021年12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召开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视频座谈会。会议围绕“落实勘察设计质量监管责任,推动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主题,交流有关地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情况及经验,部署2022年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思路及安排。
会上,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就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施工图数字化审查、人工智能审图、建筑信息模型(BIM)审图等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和建筑业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适应行业转型需要,推动“互联网+勘察设计监管”,全面推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探索智能化审查,积极运用远程监管、移动监管、智能监管,提升监管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
会议认为,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和灵魂,对工程整体质量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是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和创新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要强化现有监管制度实施,严肃依法处罚并公开处罚结果;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勘察设计单位主体责任以及政府部门监管责任。
会议提出,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健全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制度,完善勘察设计质量责任体系,坚守工程质量安全底线,守正创新,稳中求进,推动勘察设计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同志、有关处室同志、全国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数据来源:住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