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时期,全国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 让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乐业(民生视线)
-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新城建”让城市更美好(经济新方位)
- 山东出台施工图设计审查新规 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纳入审查范围
-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破解建筑业“技工荒”
- 明确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适用范围
-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不断提升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答记者问
- 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答记者问
- 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2022年度建筑供应链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启动
南京市BIM数字化审批和CIM建设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南京市是我国首批5个BIM/CIM试点应用城市之一。日前,“南京市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建设试点项目”验收会召开。专家听取项目汇报、技术汇报、监理报告,观看了BIM系统和CIM平台演示,审查了相关文档资料,经质询、讨论与审议,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专家组认为,南京市BIM/CIM试点项目组织严密、内容详实、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实现了试点建设预定目标,在城市级工程建设项目BIM/CIM标准体系构建、兼容IFC标准的自主可扩展BIM轻量化格式、工程建设项目BIM模型智能规划报建、多源信息融合的CIM数字底板等方面作出了探索和示范。
南京市通过BIM/CIM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了BIM规划报建智能审查审批,与传统做法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实现了规划报建“全业务覆盖”目标。全面覆盖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城市道路等22个专业,深度集成“规划资源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规划建设许可的全流程贯通。
二是实现了“自主可控、标准统一”要求。积极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行试点提出的“自主可控”要求,创新研发了“宁建模”BIM轻量化自主格式,无论采用何种BIM软件,都可以通过免费提供规划报建辅助设计系列软件输出“宁建模”格式,真正实现了“同一城市、统一标准”。
三是实现了“多端设计、云端审查”的理念。支持主流BIM软件的多端设计理念,最大程度贴合和兼容设计市场,有效降低了用户再学习、再升级的使用成本。采用国产自主BIM图形引擎开发了一体化的云端智能审查审批系统,在继承保留既有工作流程的同时,实现了智能化审查功能,有效降低了规划报建审批人员应用BIM的
专业技术门槛。
系统自上线以来,已在多个区域启用,目前累计完成16个工程项目报建手续办理,涵盖商业、产业园区、住宅、社区中心等多种建筑形式,规划许可总建筑面积累计近200万平方米。系统上线后,从报建到发证,最快只需3个工作日就可全部完成,极大地缩短了整个报建流程,切实提高了政府效能。基于试点项目总结形成的“特大城市CIM平台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成果荣获“2021年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该试点项目由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承建。
数据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 上一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这步棋怎么走?
- 下一篇: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