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时期,全国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 让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乐业(民生视线)
-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新城建”让城市更美好(经济新方位)
- 山东出台施工图设计审查新规 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纳入审查范围
-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破解建筑业“技工荒”
- 明确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适用范围
-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不断提升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答记者问
- 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答记者问
- 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2022年度建筑供应链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启动

辽宁发布11项数字化转型重要成果
10月19日,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上,我省发布11项数字化转型重大成果,涵盖产品、平台、解决方案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等。
辽宁拥有明显的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优势,成为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建设辽宁工业互联网的“强磁场”。把脉企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共识。由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长征云4.0,应用于离散制造行业数字化机加、装配、检测生产线,目前已服务1000多家企业,连接大中型设备超过15万台。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鞍山菱镁工业互联网项目,目前已接入30家菱镁用户,监测菱镁生产线243条,实现辽宁地区规模以上菱镁企业全覆盖。
创新突破是这些成果的显著特征。由沈阳中科博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多源异构设备数据接入能力,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大数据分析处理与云计算能力。
在关注个体解决方案的同时,一些企业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的研发成果,也成为辽宁智造的“助推器”。腾讯云(辽宁)工业互联网基地,立足沈抚示范区,旨在通过搭建辽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业互联网开放生态体系,未来将在辽宁地区投资建设“一平台、四中心、一生态”。
如何用数字化赋能实体企业,尤其是工艺、制式不同的企业,成为不少研发人员的攻坚方向,一个个具有公共属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由闻邦椿院士团队设计建设的基础机械关键零部件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了工业基础软件服务平台的应用普及,可有效解决不少加工企业的痛点。
人机跟随系统、高精度基带芯片、油气长输管道智能内检测仪器、硅基MEMS压力敏感芯片及传感器……一个个凝聚研发人员智慧和汗水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兼具针对性和独特性,为我省众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来源:人民网